tjkzxy 发布
2015年6月20日上午9时,“塔吉克斯坦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教师2015年汉语教学研讨会”在胡占德市拉开帷幕。这是塔吉克斯坦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中方在岗教师的第五届汉语教学研讨会,也是首次在胡占德市举办的大型研讨交流活动。本次研讨会旨在促进孔院教师在汉语教学、课堂管理、文化活动等方面的交流,让在岗的孔院教师分享经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升教学及文化活动质量。来自塔吉克斯坦三个不同城市的三十余名教师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开始,孔子学院教学副院长廖盾老师首先为教学研讨会致开幕词。他表示,塔民大孔院的教学点较多,且分散在多个城市,老师们难得在一起交流探讨,通过这次研讨会,希望各位老师从中获益,更好地促进未来一年的各项工作。
图片一:塔民大孔子学院教学副院长廖盾老师为教学研讨会致开幕词
图片二:塔民大孔子学院三十余名教师出席了2015年汉语教学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共收到了30篇多种类型的参会材料,有科研论文、案例分析和心得体会。经评选,共邀请5位老师在会上进行了主题发言。国立师范大学教学点的张雷老师的发言题为《国际汉语教学中的目的语文化习得分析》,她运用文献法梳理了影响语言学习和使用的文化因素、目的语文化习得的内容、方式、和过程。胡占德国立大学李鸿亮老师的《对外汉语课堂上的中华文化教学》则通过解读社会学视野下的“文化”概念,提出了在汉语课堂上的文化教学应考虑到教师文化形象与中华文化传播;教师与教材的文化挖掘,选取与呈现;文化教学与教学对象的具体性;文化教学的层次性;文化选取的民族性与普适性等问题,并就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案例与大家分享。塔吉克斯坦国立语言学院任教的祝鹏老师,以《新疆、北京留学生游学模式对比研究》为题,根据其亲身经历的新疆北京两地三次游学工作,深入思考和分析了两地游学模式优缺点,并结合塔民大孔院在塔举办的暑期汉语夏令营项目进行了探讨。孔子学院汉语志愿者教师王慧珂老师与顾霜老师也在工作中积极总结和思考。在国立医科大学任教的王慧珂老师的《“汉语桥”活动中的跨文化沟通案例分析》从其实际工作经验出发,通过分析学生在汉语桥中的成功与失败案例,分析总结出所产生的问题与原因、解决方案、评价与反思。来自孔子课堂——卡夫拉特中学的顾霜老师的《针对塔吉克斯坦中小学汉语教学心得体会》在分析了学生学情特点的基础之上,总结了自己对于不同年级学生在语音、词汇等方面的教学心得。
图片三:张雷老师的主题发言:《国际汉语教学中的目的语文化习得分析》
图片四:李鸿亮老师的主题发言:《对外汉语课堂上的中华文化教学》
图片五:祝鹏老师的主题发言:《新疆、北京留学生游学模式对比研究》
图片六:参会老师认真听取祝鹏老师的主题发言
图片七:王慧珂老师的主题发言:《“汉语桥”活动中的跨文化沟通案例分析》
图片八:顾霜老师的主题发言:《针对塔吉克斯坦中小学汉语教学心得体会》
主题发言后,参会老师们不仅就发言中谈及的话题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探讨,同时对于与主题发言有关的日常工作也展开了广泛地交流。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通过交流学习,大家对工作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得到了不少启发,获益匪浅。
图片九:会议结束后,参会教师合影留念
近期各教学点正在进行期末考试,塔民大孔院也有多项重要活动正在进行中。老师们在很好地完成教学和活动工作的同时,为了此次会议做了积极的准备,提交了质量较高的科研论文、案例分析和心得体会。最后,研讨会在大家热烈的讨论中顺利闭幕。老师们的论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其中对教学和文化活动工作的很多思考将对于孔子学院的未来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塔吉克斯坦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樊慧荣供稿 花斌供图)